□ 周群英
省委、省政府对玉溪提出的“六个走在全省前列”、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新目标新要求,既是对过去玉溪经济社会发展成绩的肯定,也是对玉溪今后发展寄予的厚望,更是对玉溪在新时代推进跨越式发展路径的破题指向。
玉溪正处于发展关键期、转型攻坚期、提升人民幸福感安全感黄金期“三期叠加”的重要阶段,如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推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是玉溪党政干部和人民群众必须答好的答卷。我们一定要以“咬定青松不放松”的精神,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深入推进市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促进玉溪跨越式发展的决定》等文件的落细落实,切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在玉溪形成生动实践、结出丰硕成果,实现玉溪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准确把握推动玉溪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与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关系
“跨越式发展”,这个词在我国正式文献中最早出现是2000年,是针对渐进式发展而提出的一种特殊形式的快速发展,是指后进者对先行者走过的某个发展阶段进行的超常规的跨越行为,是后进者发挥后发优势的体现。
在以往实践中,很多地方把跨越式发展直接等同于快速发展,发展中往往出现很多违背发展规律的短期行为,质量并不高。对此,省委书记陈豪指出,云南经济社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没有速度不行,没有质量更不行,要做好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答卷。跨越式发展是快速发展,但快速发展不都是跨越式发展。跨越式发展应该是依托于科技进步和管理进步、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基础之上的高质量的快速发展。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老路走不通,新路在哪里?就在科技创新上,就在加快从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发展为主向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的转变上。”玉溪要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必须依靠建立以科技创新驱动发展为主的发展方式。而科技创新驱动正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本质要求。正如市委书记罗应光指出,“玉溪作为一座转型发展中的城市,同样需要依靠科技改变命运、依靠创新赢得未来,必须抓住玉溪被列入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名单的机遇,以科技支撑发展、用创新逆袭突围,坚定不移、锲而不舍、举全市之力,努力把玉溪建成具有强大创新力、显著辐射力的国家创新型城市。”也正如市长张德华所说,“我们被列入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名单,要进行创新型城市建设;如果没有被列入建设名单,我们同样还要进行创新型城市建设。”建设创新型城市是一个城市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最直接、最有效、最重要的措施手段。
关于玉溪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几点思考
立足实际,敢想敢为。一般创新型城市建设首先应该是结合自身实际特点、资源特征,量身定制、有所侧重,确定建设目标和发展方向,选择自己所依托的关键产业和技术,培育集群环境。玉溪也应如此。要依托现有产业,转型升级,特别是生物医药产业,加大创新力度,做优做大做强,争取形成集聚效应,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玉溪虽有七大产业,但总的来说,高科技类型企业少,产业集中度底,必须引进发展一批5G通信技术、机器人、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领域有市场前景的新技术、新项目甚至是颠覆性技术、颠覆性项目。对此,要敢想敢为,特别是有关部门要做好战略研究,研判科技发展大势,明确城市科技创新主攻方向和突破口,做好超前规划布局,选准突破路径,部署重大项目、载体,强化普惠性和精准性的政策供给。
举全市之力,充分借力。玉溪建设创新型城市,省长阮成发的指示是很明确的,即举全市之力。为什么要举全市之力,我的理解主要有两点,一是创新型城市建设难度大,二是玉溪科技创新底子还不厚。所以,大家必须统一思想、齐心协力,才有可能把事情办成。毋庸置疑,仅凭借玉溪自身力量建设创新型城市,难度是非常大的。因此,我们必须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强有力举措,举全市之力,充分借用外力。要把招智找智放到招商同等重要的地位看待。招智就是吸引人才,无需赘言;找智就是寻找好的、有市场前景的或能起引领作用的技术项目或正在孵化的高科技企业,在现阶段找智比招智更重要。有关部门和领导要充分加强和北京、上海所在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及高新园区的联系,争取建立合作关系。要充分发挥玉溪各民主党派智力相对密集、联系相对广泛的优势,和民主党派省级组织或中央组织建立合作共建关系,借智借力。
创新驱动,企业政府并重。创新驱动是双轮驱动,企业和政府并重。企业是创新主体,无论是技术创新、产业创新还是文化创新,最终都要由企业来承担。在城市创新体系建设中,要让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要强化企业创新倒逼机制,没有企业创新,创新型城市无从谈起。相对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而言,政府在建设创新型城市、推动城市创新的过程中起着更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政府在营造激发企业创新的良好外部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政府在引导和激励一个城市形成自强精神、创新意识上也担负着重要职责。对于玉溪来说,要打造创新型政府、服务型政府,必须加强科技创新“放管服”改革,营造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倡导科学精神、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弘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新的观念,积极倡导敢为人先、勇于冒尖、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树立崇尚创新、诚信创业的价值导向,使谋划创新、推动创新、落实创新成为自觉行动,加快形成人人崇尚创新、人人渴望创新、人人皆可创新的社会氛围。
凝神聚气,久久为功。创新型城市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要把“放管服”改革、智慧城市建设、城市信用体系建设等都统筹到创新型城市建设上来,要以科学的精神、踏实的态度,凝神聚气,凝心聚力,统筹谋划,久久为功。
(作者系玉溪市人民政府副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