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封志荣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对标新时代新使命新任务,努力创造出无愧于新时代的新业绩,为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增光添力。
新时代要与时俱进善作为。新时代提出了新要求,国情、党情、社情也在不断发展变化,领导干部的重要职责在于把方向、抓大事、谋全局,更要视野开阔、思想解放、思路清晰。我们必须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积极适应时代的进步变化和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创新性,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真正做到敢于打破思维惯性,能拿出新举措、解决新问题,与时俱进地抓好工作落实,保证党和国家的事业不断前进。
新时代要坚定信念想作为。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食人民之禄,就应该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鞠躬尽瘁,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尽职尽责。有的党员领导干部上班庸庸碌碌、日子能混就混、工作能拖就拖、事情能推就推,这些都折射出部分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弱化的客观问题。我们必须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化党性修养,把牢“总开关”,坚定理想信念。要坚持把群众利益和改革发展大局放在最高位置,立足世情国情,思考谋划工作,努力成为有信念、勇担当、懂政策、解民忧的新时代领导干部。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怀着对历史负责、对未来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扎扎实实做好新时代交给我们的各项工作。
新时代要改进作风真作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一系列作风建设的保障和支撑下,广大党员干部作风有了明显转变。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一些党员干部身上依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四风”问题。新时代更需作风再转变。我们必须坚持不懈纠“四风”转作风,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实施细则精神,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明确努力方向,遵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将群众所思所想作为奋斗目标、改革之要,及时高效办结民生难题,奋力推动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努力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赢得群众满意的最高评价。
新时代要敢于争先有作为。党的十九大明确的新时代、新目标、新使命,对广大党员干部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是对我们工作实践的考验和挑战。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迫切需要在模范带头上“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立足工作岗位,迎难而上、冲锋在前,争做新时代好干部的表率;在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民生改善等工作中,对标先进、确定目标,激流勇进、争优进位,以新思路谋划新举措,用新作为推动新发展,努力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实现跨越发展中做出新业绩。
新时代要勇于担当敢作为。对于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来说,担当首先体现在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上,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使命责任扛起来,以高度的行动自觉,在中流击水的考验中成为中流砥柱。要把担当体现在为民服务上,始终牢记权力来源于人民,在接待和服务群众时用心用情、耐心亲切,以为民服务体现党员干部的敢当能力。要把担当体现在攻坚克难上,敢于直面各种问题、困难和矛盾,面对问题不懈怠不搪塞,面对困难不胆怯不后退,面对矛盾不回避不敷衍,做敢闯新路、攻坚克难、敢于担当的革命精神的传承者和践行者,为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新时代要增强本领能作为。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党员干部要增强“八种”本领。当前,面对新时代的新机遇和新挑战,有的基层干部表现出本领不足、本领恐慌、本领落后,迫切需要增强学习本领、群众工作本领和狠抓落实本领。各级基层领导干部要勤于学、敏于思,自觉学习各方面知识,在干中学、学中干,努力在实践中增加才干、增长本领。要掌握新时代做群众工作的方法,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工作导向,多深入群众访贫问苦、排忧解难,增进群众感情,在联系服务群众中汲取智慧力量、增长政治才干。要练就一身狠抓落实的真本领,坚持说实话、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把雷厉风行和久久为功有机结合起来,以钉钉子精神苦干实干拼命干、落实落实再落实,确保中央和省、市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开花结果。
(作者系元江县委副书记、县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