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祥云
跨越发展需要党员干部担当有为,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担当任事、开拓进取,既是党员干部应尽的责任义务,更是干事创业应有的精神状态。
担当有为知易行难,广大党员干部要实现这一目标,需兼具智慧、勇气与精神。
要有担当有为的智慧。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领导干部既要有激情、有韧劲,更要办事管用。办事管用讲的就是要有能力、有水平、有办法。因此,党员干部既要有担当的勇气,也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善于担当的智慧。要善于用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来观察和分析问题,不断地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领导能力,做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化解前进中的风险、矛盾和问题。
要有担当有为的勇气。顺境逆境看胸襟,大事难事看担当。无私才能无畏,无私才敢担当。不敢负责,没有担当,软、怕、躲、退,说到底还是因为个人得失之心太重,患得患失,顾虑重重,多思转多私。忧的不是不辱使命,而是个人名利;虑的不是事业进展,而是个人“进步”。心底无私天地宽,作为党员干部就要有“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的胸怀、抱负和担当,把党的原则、党的事业、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讲真话、办实事,做到一心为公、事事为民,具备舍我其谁的气魄和一往无前的豪情。要把严以用权、公道正派作为立身之本、为政之基,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用人观,严格执行新修订的《干部任用条例》,用好干部五条标准选人用人,从党和人民事业需要出发选人用人,坚持五湖四海选人用人,坚决抵制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自觉做到公道待人、公平识人、公正用人。面对大是大非,要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旗帜鲜明,立场坚定,不随波逐流,敢于仗义执言,勇于较真碰硬。面对错综复杂的矛盾,要敢于下决心、作决策,果断地拍正确的板。古人说,“为官避事平生耻”,在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面前,要不回避、不推诿、不扯皮,知难而进、迎难而上。
要有干事创业的精神。“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干是战胜困难的法宝,要在实干中体现领导能力,在实干中展现岗位追求,在实干中实现人生价值。要善于谋划、主动作为,坚持把工作置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局中去思考和谋划,全面系统地掌握中央要求、人民群众的期盼,通过定项目、定责任、定时限,确立符合实际、可操作的发展思路,做到见人见事见成效。要不畏艰辛、躬身亲为,怀揣干事创业的热情,鼓起奋发进取的劲头,保持逢山开路的勇气,积极主动到条件艰苦、环境复杂、矛盾集中的地方去,同干部群众一起研究办法、采取措施,真正做到既问政于基层、问需于基层、问计于基层,又解困于基层、帮扶于基层、建功于基层,努力打开工作局面。要善始善终、科学作为,做到既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又切实真抓实干、实事求是,谨防急功近利,不做表面文章,不搞“半拉子”工程,善始善终、善作善成,干实事、干成事,干一件、成一件。
(作者系中共通海县委党校高级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