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文件文献
创新政务服务管理筑牢创新型城市建设基础
2018-07-31 09:45:49

□  张亚辉

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集中学习,专题学习领会省委、省政府对玉溪“七个走在全省前列”和打造“三张牌”、举全市之力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重大时代意义与现实发展要求,充分体现了市委对大力弘扬“跨越发展、争创一流;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精神和推动玉溪跨越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决心。

一个体会:政府管理服务创新就是要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这既是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基础性工程,也是破解制约玉溪发展障碍的有效手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全局出发,把转变政府职能作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的关键,多次作出重要部署。李克强总理强调:“政府职能转变是一场从理念到体制的深刻变革,是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国务院要把“放管服”改革作为政府职能转变的“先手棋”和“当头炮”,有效激发企业和市场活力,取得明显成效。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放管服”改革工作,把简政放权等改革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提出明确要求。近期,省长阮成发到我市进行深入调研,对玉溪进一步做好各项工作、推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明前进方向,对玉溪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提出一系列指示要求。他指出,玉溪要把政府管理服务创新作为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路径,努力实现“自然人凭身份证能办所有事,法人凭营业执照能办所有事”。这为我们做好“放管服”改革工作,推进政府管理服务创新提供了遵循。

近年来,我市紧密围绕中央、省决策部署,在“放管服”上不断创新,努力做好简政放权的“减法”,努力做好监管的“加法”和服务的“乘法”,逐步形成“放管服”改革的系统工程,对经济新常态下的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保就业、惠民生、防风险发挥积极而重大的作用。当前,面对省委、省政府对玉溪提出的“七个走在全省前列”和打造“三张牌”、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新目标新要求新任务,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市存在部分经济指标在全省排名靠后、投资后劲不足、新旧动能青黄不接、创新人才缺乏、思想还不够解放和创新意识不强等一系列突出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好,产业转型升级、建设创新型城市就难以实现,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也难以提高。要破解这些问题,必须用好“创新”这个有力武器,拿出刀刃向内的勇气,大力弘扬“跨越发展、争创一流;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精神,把政府管理服务创新作为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突破口,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转变政府职能,把该放的权放下去、放到位,把该管的事管好、管到位,把该服务的对象服务好、服务到位,激发市场活力、需求潜力和发展的内生动力,努力建设务实高效政府,为建设创新型城市打牢基础,为新时代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三个着力点:坚持不懈推进行政管理方式创新,运用好“互联网+”,建立完善“容错纠错”机制,确保创新举措落地生效。

推进政府管理服务创新是一项长期性的战略工程。当前,我们要以问题为导向、以目标为导向,聚焦强化创新型城市建设保障。

要创新行政管理方式,用“工匠精神”推动政府管理精细化。政府管理服务也是一种产品。城市交通拥堵、创卫成果巩固出现反复等问题,说明当前的管理方式还十分粗放。管理服务要做到精益求精、极致严谨、追求完美,需要用“工匠精神”来不断提升行政管理的精细化、精准化、标准化水平,在“具体”和“细节”上下功夫,像“绣花”一样,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首先,要推进城市管理智慧化、精细化,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强化智能化管理,克服运动式和突击式执法以及服务效率低的弊端,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效能。其次,要推进“放管服”改革工作精细化,发挥信息技术在信息和数据交换共享、提高改革导向精准度方面的优势,推进跨区域、跨部门协同治理。同时,还要推进政府绩效管理精细化,运用大数据技术推进考核机制创新,重点解决评估信息不对称、指标权重设计不科学等问题,更好地发挥绩效管理在治理行政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中的作用。

用好“互联网+”,打通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与昆明、大理、保山等州市相比,我市政务服务平台、交易中心平台的软硬件都存在较大差距。当前市政务服务中心、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服务区域面积仅为1500㎡,场地有限,许多与群众关系密切的单位无法入驻,许多审批服务事项只能在各审批部门受理办理,企业和群众办事要在审批服务部门之间多次跑,造成审批效率不高,群众意见较大。下一步,我们要在加快市政务服务中心搬迁建设的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政务服务”,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打破部门界限、政务藩篱和信息孤岛,推行政务公开、透明运行,全面整合线上线下政务服务资源,建立台前统一受理、台后分类审批和统一窗口出件的服务新模式,用“科技加法”补充“实体减法”,简化一切不必要的环节和流程,变政府服务从线下搬到线上,变老百姓跑腿为信息跑路,让群众好办事、不添堵,大幅压缩审批时限,有效减少企业和群众来回跑的次数,真正地应用科技手段提升政府的办事效率,使政务服务的形象得到更好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和质量得到大的提升。

要建立“容错纠错”机制,为改革创新者撑腰。优化政府管理服务重在创新,但创新存在风险。建设创新型城市,这个过程绝非坦途,失误差错也在所难免。当前,一些干部因担心风险而不愿创新,这亟须我们建立并完善一套行之有效的“容错纠错”机制,保护和鼓励创新,旗帜鲜明地给积极干事者撑腰鼓劲。所以,要建立“容错纠错”机制,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点赞,让有信念、有思路、有激情、有办法的干部放心大胆、甩开膀子干事创业,真正让干部感受到“依靠”,让他们“轻装上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尤其在“纠错”机制实施上,要改变政府决策的传统正向思维范式,提高政策出台后可能出现的社会风险预判能力,把决策失误提前到事先纠正在决策过程中。

(作者系市政府秘书长)

网站所属:玉溪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单位地址:玉溪市红塔区抚仙路86号高新科技大楼A1301室
域名:http://www.yxshkxj.cn | Email:yxsklkyb@163.com | 电话:0877-2033863
滇ICP备17008377号-1滇公网安备 53040202000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