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社科前沿
金融科技助力数字经济发展
2023-06-19 15:39:19

“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数字经济再度成为关键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高度重视、统筹推进数字经济发展。数字技术的快速演进为金融数字化转型注入充沛活力,如何通过“金融+科技”助力实体行业迈过数字经济时代深水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学界热议的话题。

加快发展金融科技理论

近年来,金融科技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大数据、人工智能、云平台等技术在推动金融创新和提升金融服务效率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日前由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主办的第三届金融科技与数字经济发展高层论坛上,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王守军表示,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数字经济正逐渐成为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要加快布局数据科学、人工智能、金融科技、数字经济等学科领域,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探索,构建政产学研用深度合作平台。

“十四五”时期,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构建新发展格局离不开金融对资源配置的引导和优化。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明确了金融领域数字化转型的总体目标和思路。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张晓燕表示,在外部因素复杂、环境不稳定的情况下,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为中国提供了强劲的核心动能。我们需要聚焦金融科技应用前沿问题和主要瓶颈,发展金融科技理论,加大关键软硬件技术金融应用的前瞻性与战略性研究攻关;需要从实际金融需求出发做好技术选型和应用融合,以应用场景为牵引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持续迭代完善,打造具有竞争力、可商业化运营的科技产品,为金融科技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拓展金融科技与产业融合模式

面对当前数字经济和金融科技发展呈现的新趋势和新特点,北京在金融科技方面不断进行探索与实践。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副局长赵维久介绍,一方面,北京贯彻落实金融科技发展规划,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加强数字技术和数据技术底层通用技术的研发以及相关算力、算法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了金融数字化转型在服务高质量发展重点领域中的拓展及应用。另一方面,北京还积极运用监管科技和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率先开展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实施穿透式监管,发展监管科技,提升金融风险预警的能力。此外,通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坚持科技引领、人才驱动,将进一步提升产业服务平台建设,支持市场主体平等有序竞争,营造公开透明、公平一致、稳定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开展金融科技业内的交流活动。

商业银行是金融领域数字化转型的排头兵。北京银行研究发展部总经理丁志勇以北京银行为例,提出银行数字化转型中要特别注意两点:一是强化顶层设计,牢牢把握数字化转型核心关键;二是坚定转型发展,以数字化转型统领发展模式、业务结构、客户结构、营运能力、管理方式五大转型,同时,着力构建全生态服务、新零售战略、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智能化风险管理、数据治理五大体系。

提高金融数字化监管效能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创新往往和风险并存。随着金融科技的不断升级和发展,我们该如何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陈道富谈道,金融通过结构化产品、信托和合同等形式,脱离原有的机构和模式重新组织,金融机构的开放和业务环节的外包,进一步模糊了金融机构和业务边界。金融的本质是创造和使用人类普遍信任、实现跨时空和跨人群的经济资源聚散再配置和社会治理。金融行为背后是分析能力和信任,核心能力体现在对数据和模型使用的判断上。因此,对金融科技的监管可以从映射视角、解构和重构视角两个角度来思考。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认为,当前,金融科技服务实体经济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包括银行同业竞争加剧、中小银行在数字化投入方面缺乏实力、自主经营能力难以提升、风险管理难度加大等。他建议,发展金融科技,服务实体经济,要着力提高金融服务可得性,增强银行内部风险控制能力,引导中小银行错位竞争,推进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以此提升金融数字化监管效能,以科技推动金融创新发展。

如今,金融服务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便捷的金融服务,其中最常用的就是线上缴费平台。在光大云缴费科技有限公司资深专家陈红薇看来,百姓有需求,但缴费有痛点。结合目前光大云缴费在数字便民服务中的实践,她提出,线上缴费应基于开放合作共赢的经营理念,建立双向开放式的服务平台。目前,光大云缴费项目超过1.5万项,涉及水电燃气等基础缴费、政务缴费以及企业缴费等多个领域。基于大数据分析等相关研究,可以为便民缴费产业的行业标准制定、发展策略研究以及制度完善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关键词:金融科技;数字化;缴费;数字经济;金融服务;监管;产业;科技革命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所属:玉溪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单位地址:玉溪市红塔区抚仙路86号高新科技大楼A1301室
域名:http://www.yxshkxj.cn | Email:yxsklkyb@163.com | 电话:0877-2033863
滇ICP备17008377号-1滇公网安备 53040202000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