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溪日报记者 黄思敏
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的“安全网”,是经济发展的“推进器”,也是维护百姓切身利益的“托底”机制,与民众的幸福安康息息相关。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保障工作,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保障措施,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各项制度逐步强化,保障水平持续提高,交出了一份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
3年降费为企业和职工减负1.9亿元
家住红塔区的汪清,今年36岁,因劳动合同到期,用人单位不再续签,她于去年底成了失业群体中的一员。之后,虽然失业在家,但汪清每个月都能领到1013元的失业保险金,这笔钱基本够全家一个月的菜钱了。“我在单位的时候每个月也就领1200元的工资,失业在家还能领到1000多元,我很知足。”汪清告诉记者,原本她可以领取19个月的失业保险金,但她只领了5个月就不领了,因为她现在已经找到了新工作。汪清很感谢这样的好政策,让她在失业的时候生活依然有保障。
近年来,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原则,我市不断扩大失业保险覆盖面,全市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连续4年每年平均增加5000人以上,截至2019年5月底,全市参加失业保险人数达16.63万人。自2015年以来,全市失业保险费率实现三连降,从3%分别降至2%、1.5%、1%,目前,我市继续执行失业保险费率1%的政策。保险费率下降以来,全市累计为3700多户企业和10.9万人(次)职工减轻负担1.9亿元。同时,实施失业保险援企稳岗“护航行动”和支持技能提升“展翅行动”,2015年以来,累计为不裁员、少裁员的1752户(次)企业发放稳岗补贴1.08亿元,惠及职工23万余人(次);共有1931名企业职工享受提升技能补贴332.62万元。
失业保险金核发方面,自2018年1月1日起,将失业保险金平均标准从每月862元提高到1044元,增长182元;2018年4月起,为失业人员代缴医疗金从每月292元提升到399元,确保失业人员每月都能领到失业保险金和享受到医疗保险补助。2018年以来,全市累计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8119人,发放失业保险金4635万元。
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框架不断完善
近年来,我市深入推进医疗改革工作,继2015年全面取消公立医院药品加成、2016年实行药品集中联合限价采购工作、2017年搭建公立医院药品采购结算平台之后,2018年再出实招,启动定点药店购买慢性病药工作,让全市近10万名慢性病患者享受到便捷、优质的医疗保险服务。截至2018年底,全市50家定点药店慢性病购药16790人次,总费用463万元,医保报销282万元。同时,统筹推进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简化、简便参保人员备案手续,方便参保人员省外就医结算。
截至2018年底,我市跨省异地就医结算备案1399人,结算588人次,合计结算总费用1725万元。同时,我市积极扩大异地就医范围,方便省外参保人员在玉溪就医结算。
截至2018年底,玉溪市异地就医接诊医院扩大到了28家,各医院共计结算省外参保患者263人次,合计结算总费用275万元。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269783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858460人,共计参保2128243人。“日子真是越来越好,以前大病小病都要自己掏钱,现在能直接报销医疗费用,玉溪医改的深入推进让众多市民享受到了惠民红利。”市民王东会表示。
同医疗保险一样,养老保险同样涉及千家万户,事关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通过探索性改革、逐步完善和“全覆盖”三个阶段的发展,我市建立了统筹城乡、互通衔接、覆盖全民的养老保障制度,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在提高保险待遇方面,目前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增加基本养老金139.14元,调整后月人均养老金为2501.95元;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月人均增加178.49元,增幅调整后月人均养老金为4651.69元。“我退休十多年了,养老金每年都在涨,现在我每月养老金有5000多元,享受安逸的晚年生活完全没有问题。”今年68岁的白秀兰对于社保改革深有体会。退休之前,白秀兰每个月的工资2000多元,随着养老保险制度的推广,自2003年办理退休手续后,白秀兰实实在在感受到改革的好处。
公共就业服务水平有效提升
近年来,我市坚持把稳定和扩大就业与促进全市经济发展统筹协调起来,分别于2016年研究出台了《玉溪市“就业创业玉溪”行动计划(2016―2020年)》,提出了降低创业门槛、减轻创业负担、放宽职业资格准入、打造“互联网+创业创新”新模式等21个方面的政策措施;2018年研究出台了《玉溪市进一步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业创业工作实施方案》,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支持新就业形态发展、统筹推进重点群体就业创业等7个方面,细化出台了30条具体政策措施;2019年研究出台了《玉溪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出台了四大类24条政策措施,将稳就业提升为市、县(区)政府一把手工程,形成了大就业的工作格局。
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近五年来,全市每年城镇新增就业2万人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累计达78.3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4%以内,劳动就业状况明显改善,就业结构更趋合理。同时,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下,我市坚持把创业和就业结合起来,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创业促进发展,营造良好的就业创业生态环境。目前,全市17个创业孵化平台,入驻创业实体685户,实现营业收入2.23亿元,缴纳税金512.8万元,带动就业4013人,已成功孵化了玉溪安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云南圣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60多户优秀创业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