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社科前沿
因地制宜 分类施策 全面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
2018-09-28 09:36:50

□  卢维江

通海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要求,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工作思路,全面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

提高政治站位,加强对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认识

通海县坚定不移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深刻理解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性。

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是适应城市社会结构变化,完善城市治理体系的需要。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通海县城镇化率不断提高。伴随社会结构的新变化,新的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大量涌现,对此通海县必须把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排在其他工作的前面,让党建工作引领城市基层治理体系现代化发展的步伐。

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是夯实基层战斗堡垒的现实需要。实践表明,基层党建强,基层治理就强;基层党建弱,基层治理就弱。通海县“8·13”“8·14”两次5.0级地震发生后,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第一时间响应。各社区党员干部、社区工作者、志愿服务者按照县委的统一安排部署和各自的职责分工,及时开展群众疏散、人员安置、舆情引导和志愿服务工作。社区党员干部、社区工作者、志愿服务者“三支队伍”的忠诚担当品质在抗震救灾工作中得到了检验。在大灾大难面前,我们看到了党的基层战斗堡垒重要作用,看到了党员干部的光辉形象,愈发坚定了县委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全面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

当前,我们既要准确把握通海县依然是农业大县、城市社区发育程度不同于工业城市的定位,又要创新思路、分类施策,有针对性地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

在制度上破旧立新,健全完善城市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工作机制。通海县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实施方案目前已经基本成型。由县委管总,负责整体设计和统筹推进;街道党工委负责统筹推进工作落实,推动社区、驻区单位、“两新”组织等党建工作有效融合;社区党组织履行具体责任,负责团结带领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同时,通海县已经在秀山街道、九龙街道部分社区开始试行“兼职委员”制度,构建了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社区党组织为基础、辖区单位党组织共同参与的区域化党建领导体系。此外,由街道党工委负责组织召开联席会议,吸收驻区单位、“两新”组织党组织负责人作为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定期召开会议,协调推动基层党建工作落实。最后,实行“一把手工程”,在制度设计上形成各级党组织负责人亲自抓、带头抓和高位推动、全面推进的良好局面,抓好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对履行责任不到位、工作出现问题的党组织书记进行约谈,问题严重的按有关规定严肃问责。

建起一张红色网格,实现基层党建与城市治理“联建双推”。构建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各类党支部、自治组织和居民群众共同参与社区建设的党建管理模式以及“社区党组织—网格(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组织网络架构,推动楼栋党小组长(网格员)与业委会交叉任职,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一张网”格局。把党建责任区与社管综治网格化服务管理相统一,把民情定期分析研判制度与党建联席会议制度相结合,形成“民情一次收集,信息双方共享,民事联合办理,结果统一反馈”的协调联动和服务管理机制,推进基层党建与社管综治网格化服务管理深度融合。社区党组织协调整合政法部门力量,定期对矛盾纠纷隐患进行排查,按照隐患的危害和紧急程度分类定级,及时处置。

准确定位,综合施策,推进基层党建工作上台阶。立足通海农业大县的实际,除了6个城市社区外的村改社区,以党支部规范化达标创建工作为统领,推进完善社区治理体系,提升党组织服务群众、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能力,谱写“乡村振兴”的美丽篇章。建立网格化管理制度,按照“定人、定岗、定责”的原则,以院落、街巷为单位,划定党员责任区,完成社区管理无死角。健全完善“两委”和监委议事规则、决策程序,落实“小微权力”清单和“四议两公开”制度,有效发挥党组织在社区重大事项决策中的领导把关作用。提高社区治理的智慧化程度,积极推行党务、居务公开,依托“通海智慧党建平台”,把社区、居民小组“三资”管理情况在电视上公开,接受居民监督,打造“微信+”互动平台,管好用活“网上支部”。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阵地、社区党员干部和居民代表为主体,不断壮大志愿服务队伍,常态化开展政策宣讲、技术培训、科普宣传等活动,不断提高群众幸福感。着力巩固和发展以蔬菜种植为主的产业,大力推进生态农业、品牌农业、无公害农业生产进程,为社区农业产业转型发展、农民增收致富探寻新出路。以通海县“8·13”“8·14”两次5.0级地震灾后重建为契机,健全规划引领,集约节约用地,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全面完善基础设施和社区公共服务,积极推进美丽社区建设。

抓实关键点,推动阵地建设,创新服务载体

下一步,通海县将紧紧围绕省委、市委的统一部署,加大阵地建设力度,努力使党在城市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进一步扩大。

按照“一核两翼多点”布局,加强阵地建设。进一步挖掘通海县党群服务中心的职能,一方面通过不断健全“党群联动、队伍联建、力量联合、工作联抓、活动联办”的“五联”工作机制,深入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技能培训、文体竞赛、联谊活动、拓展训练、家长课堂等形式多样的党群活动。另一方面以党员志愿队伍为根本力量,吸纳入党积极分子、群团组织成员、热心群众构建志愿者团队,建设“红色志愿者之家”,形成党群公益服务体系。同时,通过上述党群活动,充分发挥通海县党群服务中心党建宣传“小喇叭”、组织生活“聚合器”和培养党组织负责人“领头雁”的作用。围绕通海县“8·13”“8·14”两次5.0级地震灾后重建工作,提前谋划,将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同步纳入规划建设范围。以秀山街道、九龙街道为重点,打造一批规范化的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其他各乡镇至少完成一个村(社区)级的党群服务中心示范点建设。同时借鉴上海、杭州等地先进经验与理念,坚持以需求为导向,提炼和打造具有通海特色的“名邦家园”城市基层党建项目和品牌。

立足群众多元需求,建立服务群众“三张清单”制度。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探索构建区域化党建体系,建立服务群众“三张清单”制度,即以街道社区党组织为主导,打破体制、条块、地域局限,实施资源“众筹”、抱团合作。社区党组织则广泛收集辖区党员群众诉求,制定“需求清单”。驻区单位和区域化党建成员单位亮出“可提供的共享资源”清单,经过街道党建联席会议梳理汇总后发布,各单位确定认领意向,形成“共建项目”清单,真正使党建工作从“务虚”转变到“务实”。

(作者系通海县委书记)

网站所属:玉溪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单位地址:玉溪市红塔区抚仙路86号高新科技大楼A1301室
域名:http://www.yxshkxj.cn | Email:yxsklkyb@163.com | 电话:0877-2033863
滇ICP备17008377号-1滇公网安备 53040202000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