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节游秀山
通海、纳古小学
文庙
文庙
文庙三礼
秀山全景
通海县秀山历史文化公园地处滇中,位于通海县城南,初辟于汉,大规模兴建于唐;建筑风格各异,历经宋、元、明、清,形成七大古建筑群;文化多元,历史上曾是佛、道、儒三教活动的胜地,素有“秀甲南滇”、“匾山联海”的美誉,拥有丰富的科普资源。位于秀山脚下的通海文庙建于元代,是通海县儒家文化普及和传承的地方。通海秀山、文庙依托独有科普资源成为了云南省省级科普示范基地,2016年9月20日正式挂牌成立。
科普示范基地成立及三年时间,致力于公园及文庙的科普基地硬件建设、展示和宣传。
一、秀山公园科普示范基地的基础设施改造情况
从2014年开始至今,国家文物局提供资金支持,拨付资金共 3700多万元对秀山古建筑群进行修复,于2018年投入使用。改造旅游厕所6个,共有侧位64个,逐步满足游客需求。
秀山智慧景区建设于2018年3月正式上线,智慧景区的全面建设,将极大改善旅游环境,满足游客对景区更高的要求。
二、科普工作人员素质提升
从干部职工科普能力抓起,提升科普人员素质。提供各种机会,进行业务知识培训,注重科普人员整体素质的提升。
三、社会科学普及
(一)稳步推进秀山匾联文化普及
匾联文化是秀山文化的亮点,走进学校,争取学校生源,实地对学生进行秀山文化讲解,更好开展科普工作。
(二)科普从孩子做起
通海文庙是儒家文化展示和传播的地方,。从成立科普示范基地至今,通海文庙共接待团队游客2700人次,主要以传统三礼活动及祭拜孔子为主要形式。共计接待散客70余万人次。
(三)科普从旅游团队抓起
通海秀山历史悠久,每年到秀山游览的客人络绎不绝。成立科普基地至今秀山公园共计接待游客80多万人次,其中讲解员共接待团队游客8100多人次,
(四)科普从节假抓起
国庆、春节是景区黄金时间,公园结合实际情况,提前策划黄金周活动方案,增加景区活动亮点。2017年,2018年国庆期间,通海文庙举行大型菊花展,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参观游览,普及人数做到最大化,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通海县秀山历史文化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