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社科普及
落实“三全育人”创新舞蹈教学体系
2025-11-14 09:35:54

“三全育人”是新时代高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与创新路径,能够打破传统育人模式的局限,构建多元协同、全面覆盖的育人体系,对培养新时代优秀人才具有重要作用。福建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学校”)始终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福建省第一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为重要契机,紧扣人才培养核心,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理念融入舞蹈教学实践,构建起以美育人、思政铸魂的舞蹈教学体系,为高校艺术人才培养提供了鲜活范本。

树立“三全育人”的思路理念,夯实基础。学校高度重视“三全育人”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时树立“三全育人”理念,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育人为中心、以学生为根本、以教师为主体,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丰富育人内涵,构建“三全育人”工作新格局,推动学校思政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明确“三全育人”目标任务。学校科学认识“三全育人”的育人价值,及时树立“一盘棋”系统思维,凝聚共识、群策群力,自觉增强“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紧迫感。例如,定期召开工作部署会、专题推进会,加强顶层设计和协同创新,打破学科、平台、载体、队伍、部门之间的壁垒,整合校内外资源和力量,凝聚同向同行的育人合力,扎实推进特色鲜明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建设,不断推进“三全育人”工作走深走实。

建设“三全育人”实践基地。学校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加快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工作,打通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通道,推动学生社区教育培养模式、协同育人体系、管理服务机制改革创新,推动形成具有艺术专业特色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一站式学生社区,为“三全育人”提供优质平台。

凝聚全员协同的育人合力,增强力量。立德树人不仅是教师或高校的工作,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全员育人能够汇聚与学生成长相关的多元主体,凝聚立德树人的最大合力。学校打破 “教学仅靠专业教师”的局限,构建起涵盖校内力量及社会、国际力量的多元化育人共同体,形成上下联动、内外协同的育人格局。

打造协同育人团队。学校扎实构建专业教师、班主任与辅导员“三维联动”的立体化育人网络,即班主任的成长导航、辅导员的全面引航、专业教师的行业领航的协同体系,共同构成学生成长的立体坐标,以“全方位把脉,个性化施策”的育人模式,彰显教育者担当,诠释协同育人的教育智慧,使教育从单纯的知识传授升华为完整人格的塑造。着力实施“师魂铸造工程”“以艺养德工程”,开展“学党史铸师魂——师德师风大家谈”活动,教师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从理论学习、教师道德、育人工作等方面畅所欲言,充分展现自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执着,对教书育人岗位的责任与担当。

充分运用社会育人力量。学校先后与福建省艺术研究院、福建省实验闽剧院、福州第四中学、福州文教职业中专学校等单位开展合作,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艺术实践、校外实习机会。同时,学校深入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活动,到福建省文旅厅艺术处、福建省舞蹈家协会等单位开展实地走访调研,就校企产教研融合、音乐舞蹈类就业形势、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等展开深入研讨,努力实现“送岗到人”和“送人到岗”。

积极推进合作交流。学校多次举办国际学术会议,经常与日本、菲律宾、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奥地利、法国等国家的音乐界同行进行学术交流。例如,不定期邀请国内外艺术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到校举办“中国舞蹈的原始发生与历史构建”等不同主题的讲座,以丰富的内容、新颖的观点拓宽师生的学术视野,更为舞蹈教学、舞蹈研究等领域注入新的活力与深刻思考。

打造全过程的育人通路,连贯周期。立德树人不应局限于学生成长的某一个阶段,而应贯穿学生自入学到毕业的整个成长过程,确保育人的全覆盖。学校将“三全育人”理念贯穿舞蹈专业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完整成长周期,构建起“启蒙—培养—升华”的系统化教育链条,实现育人过程的连续性与递进性。

强化入学教育。学校多举措推动新生入学教育。例如,开展“线上云晚点”“线上云讲座”等系列活动,进行安全教育、感恩教育、校史校情教育、宣传资助政策,实现新生“未到校先入班,未谋面先交流,未入校先教育”;举行新生开学典礼,希望新生扎根新起点、开拓新视野、赓续新使命,在勤学笃行中厚植成长沃土、在交叉融通中锻造创新本领、在与国家同行中书写奋斗华章;组织各学院领导为学生讲授“开学第一课”,引导学生筑牢根基、立德修身,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境界、思维、涵养智慧上不断拓展提升,在大学中坚持梦想,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强化技能提升。学校持续搭建多元化平台,助力学生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精进技艺、拓宽视野。例如,经常性组织舞蹈艺术实践专场,持续深化课堂教学与舞台艺术实践的有机融合,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风采、提升自我专业能力的舞台,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坚持以赛促学、以舞筑梦,扎实举办“艺周秀”,以“现场诊断+多方协作”的模式给予专业、精准的指导,帮助学生攻克技术难点,推动“艺周秀”舞台向专业化、体系化进阶,让每一次展演都成为专业提升与人格塑造交融的成长平台;连续举办多届舞蹈技能大赛,学生们通过原创编舞和学习剧目的表演,用生动的肢体语言和高难度的技巧动作诠释青春,以舞叙事、以舞传情,以青春之名,舞动清澈挚爱,绽放舞者光芒。

强化毕业生管理。学校及时召开毕业生就业工作部署会,凝聚育人合力,充分发挥专任教师、辅导员、行政人员的协同作用,细化就业服务,提供个性化就业指导,共同为学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精心打造“毕业季主题教育”系列活动,校院领导分场次为毕业生党员讲授专题党课,为即将踏上人生新征程的青年党员系好“最后一粒扣子”,激励他们在新时代的壮阔征程中书写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

构建全方位覆盖的育人生态,提升实效。立德树人不仅是教授理论知识的过程,而且应当是思想、心理、文化等多维度的融合。学校坚持育人导向、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目标导向,从思政育人、心理育人、实践育人等多维度发力,科学构建“思想—素质—技能”全方位覆盖的育人生态。

坚持思政育人。学校始终坚持思想领航、理论护航,强化党建引领,以红色艺术为切入点,着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持续释放“三全育人”的内生动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提供有力支持。其中,“五维融合,美育思政赋能卓越教师培育新范式——以音乐学院‘十百千万’美育思政工程为例”荣获福建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24年优秀工作案例一等奖;“红色文艺在引领青年学生立德铸魂中的探索与实践——以福建革命音乐、舞蹈为例”入选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

坚持心理育人。学校及时构建“学院—年级—班级—宿舍”的四级心理预警机制,明确分工、密切配合,构建好“三全育人”“心理育人”的工作格局,守好学生心理健康安全底线。同时,着力提升辅导员、朋辈心理健康信息员等工作能力,如定期召开心理安全工作形势分析会,全面掌握和分析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坚持文化育人。学校持续打造“三全育人”校园文化,引导广大学子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例如,围绕“阅读”“乐读”“悦读”“跃读”四个方向,组织开展“琴书和鸣”阅读雅集、“学术争鸣”硕博交流、“沉浸三小时阅读打卡”等主题活动,搭建了从艺术鉴赏到学术研究的桥梁,拓展艺术美育的深度与广度。组织学生参与芗剧现代戏《烽火侨魂》、闽剧《画网巾先生》、歌仔戏《一代相国蔡新》等经典剧目的排练和演出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们的专业技能,更使他们深刻领悟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深厚底蕴和价值内涵,坚定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信念。

(执笔人:叶娅丹,福建师范大学)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网站所属:玉溪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单位地址:玉溪市红塔区抚仙路86号高新科技大楼A1301室
域名:http://www.yxshkxj.cn | Email:yxsklkyb@163.com | 电话:0877-2033863
滇ICP备17008377号-1滇公网安备 53040202000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