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好书推荐 >> 新书出版
《威慑、胁迫与谈判:基于博弈论的研究》
2021-08-19 10:36:15

W020210819336866720369

《威慑、胁迫与谈判:基于博弈论的研究》书影

基本信息

书名:《威慑、胁迫与谈判:基于博弈论的研究》

英文书名:Deterrence, Coercion, and Bargaining: A Research Based on Game Theory

作者:刘霖 著

出版日期:2021年8月

ISBN 978-7-301-32324-3

定价:46.00元

作者简介

刘霖,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学术专长为运用博弈论和计量经济学方法,从事经济学及公共政策领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在《社会行为理论期刊》(Journal for the Theory of Social Behavior)和《亚洲技术创新期刊》(Asian Journal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等SSCI期刊发表数篇英文学术论文,在《统计研究》和《金融研究》等CSSCI期刊发表十余篇中文学术论文。

内容简介

社会生活中既有协调与合作,又有矛盾和冲突。为了维护或增进自身利益,个体经常采取威慑和胁迫这两种战略。本书在研究不确定情形下的胁迫问题时发现,著名的“边缘政策”违背理性共识,无效而危险。许多矛盾往往通过谈判达成妥协,而谈判可以视为一种相互胁迫。从纳什谈判到轮流出价的谈判,从外生威胁到可变威胁,从可承诺威胁到不可承诺威胁,本书以博弈论为工具,对威慑和胁迫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得出了一系列明确的结论。本书还通过博弈实验探讨了现实世界中博弈的复杂性。

目录

引言

第一节 威慑、 胁迫和谈判概述

第二节 研究方法、 思路与创新

第一章 利益、权力与个体动机

第一节 个体行为的动机

第二节 利益与权力交织的博弈实验

第二章 威慑的博弈分析

第一节 威慑的原理

第二节 不完全信息下的威慑

第三节 声誉与威慑

第四节 相互威慑

第三章 胁迫的博弈分析

第一节 胁迫的原理

第二节 不完全信息下的胁迫

第三节 不确定情形下的胁迫

第四节 美国对华胁迫——一种博弈分析

第四章 谈判的博弈分析

第一节 纳什谈判理论

第二节 固定顺序的轮流出价谈判

第三节 无固定顺序的轮流出价谈判

第四节 具有可变威胁的纳什谈判理论

第五节 具有可变威胁的轮流出价谈判

第五章 现实世界中的博弈复杂性

第一节 相互依赖与策略思维的复杂性

第二节 权力与零和思维

第三节 集体决策中的路径依赖

第四节 理性与非理性的复杂性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后记

笔者长期从事博弈论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自然会从博弈论的角度思考中美关系,尤其是关于威慑、胁迫及谈判等方面的问题。事实上,威慑、胁迫及谈判现象并不限于国际关系领域,它们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博弈论恰好为这些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合适的方法。笔者写作本书的目的在于初步梳理前人的研究,同时也希望取得一些新的进展。

回想起来,本人首次接触博弈论,还是二十多年前在北大光华管理学院读研究生期间。印象中大约是1995年春季,张维迎老师留学归国不久。张老师在三教做了一次关于博弈论的讲座,现场座无虚席,同学们耳目一新。1998年秋季,张维迎老师给我们98级博士生讲授 “高级微观经济学” 课程,用半个学期较为系统地讲授了博弈论的基本内容,所用教材就是张老师的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

2005年,本人在北大政府管理学院受命为公共政策专业本科生主讲 “博弈论与政策科学” 课程,彼时心里忐忑不安。一方面,我掌握的博弈论知识也很有限,更没有采用博弈论方法做过研究。另一方面,博弈论的思维方式不同于其他课程的,很多人短时间难以掌握。我本科攻读理工科,研究生阶段改行经济学之后,一直做计量经济学模型。到政府管理学院任教后,先后主讲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方面的课程,这些课程内容是我熟悉和擅长的领域,其思维方式与初等数学、高等数学的思维方式类似,学生容易理解,教师也容易教。而博弈论则不同,由于博弈问题是多主体交互决策问题,博弈分析要求 “从理性共识出发推导出均衡策略组合”,这个过程需要参与者反复换位思考;在不完全信息博弈中,更精巧的均衡思想还要求参与者的策略与信念互相支撑,思维就更加复杂。对于学生来说,大概可以这样评价博弈论——有趣、有料又有挑战性。

为了透彻掌握博弈论,我主要深入学习了两本经典教材——罗杰·迈尔森的《博弈论:矛盾冲突分析》,以及朱·弗登伯格和让·梯若尔的《博弈论》。这两本教材用严谨的数学语言准确地阐释了博弈论中的各种概念和思想,都不愧为大师力作。尤其是前一本教材,罗杰·迈尔森教授不仅用集合论的语言精准阐释博弈论,而且将自己深入独到的思考娓娓道来,字里行间闪烁着思想的光芒。

博弈论和计量经济学是我长期讲授并使用的两种方法,前者用于理论研究,后者用于实证研究。这两种方法都有些高级专题相当复杂,涉及比较高深的数学知识。但是,就应用于研究而言,计量经济学容易上手得多,因为计量经济学方法都已开发成软件包,研究者只需要找到合适的问题并获得必要的数据,就可以利用软件包按部就班地估计、校验模型了。博弈论则完全不一样。用经典博弈论做研究,创新性体现在理论模型构建上,前人构建的模型只可借鉴而不能套用,这就困难得多。从某种意义上讲,计量经济学方法的使用者如同摄影师,博弈论的使用者如同画家。即使掌握了绘画的技法,如果缺乏想象力和灵感,画家也不可能创作出一幅杰出的作品。博弈论的使用者亦然。

本书的出版得到了北京大学出版社社会科学编辑室的支持和帮助,感谢责任编辑王颖非常仔细地审核了书稿,她耐心细致的工作让人油然而生敬意。本书的出版得到了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学术出版资助,我对学院的关心和支持深表感谢。

刘霖

2021年4月于北京大学

网站所属:玉溪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单位地址:玉溪市红塔区抚仙路86号高新科技大楼A1301室
域名:http://www.yxshkxj.cn | Email:yxsklkyb@163.com | 电话:0877-2033863
滇ICP备17008377号-1滇公网安备 53040202000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