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玉溪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通过了《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认真落实省委“产业强省”部署和市委“工业强市”战略,推动玉溪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
《措施》按照“党建+”模式,除对“传统的”党建与政治、思想、战略、组织、人才、纪律等方面融合提升提出了具体措施,还立足解决党建与业务“两张皮”问题,深入思考、认真总结,提出了党建与产业发展、项目推动、园区振兴、市场主体培育等融合推进的可操性措施,并进行任务分解,指定责任领导、责任科室、责任党员、完成时限。
“党建+产业体系提升”方面,落实省“资源经济”,与10个制造业全产业链专班联动,将有限要素资源向有优势、潜力大、未来能形成支撑的卷烟及配套、绿色钢铁、新能源电池、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制造等重点产业聚集,提升要素保障的有效性和精准性,扎实推进玉溪由“烟时代”向“烟+锂时代”迈进。
“党建+园区经济振兴”方面,落实省“园区经济”,加快推进优化提升工作,强化园区规划引领,一个园区主打1到2个主导产业,坚持大园区承载大产业、小园区发展特色产业,实现特色产业聚集化、集群化发展。突出产业链招商,围绕新能源电池材料、卷烟及配套、绿色钢铁、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以建链延链补链强链为导向,精准靶向发力,提高招商成效,实现“破局”发展,全力把园区经济打造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党建+重大项目推进”方面,按照“十四五”发展规划,聚焦重点制造业全产业链,扎实开展重大项目储备工作,努力形成“谋划一批、储备一批、落地一批、实施一批、投产一批”的项目梯次推进、滚动发展格局。紧盯重点项目,把握关键环节,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以“三个工作法”统筹推进重大项目开工率、投资进度,确保完成投资增长年度目标任务,为推进“工业强市”提供强劲动力。
“党建+市场主体培育”方面,擦亮工信部门聚焦主业、服务企业的本色,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推动民营企业提振信心、转型升级、健康发展。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和上市企业,鼓励引导企业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道路,不断壮大全市优质中小企业群体,夯实经济基础。2023年,力争全市中小企业净增9149户、达48686户,工业企业净增969户、达5200户。新增创新型企业10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户、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户以上,新增上市企业1户。
近年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实施工业倍增计划,加快推进制造业产业全产业链发展,抓实工业投资和项目建设,着力培育市场主体,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赋能,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呈现规模总量稳步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的良好发展态势。2022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8%,高于全省1.1个百分点,在滇中州(市)中位列第三。新增规上企业57户,规模以上企业达到489户,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列全省第三位。
《措施》旨在通过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充分调动各职能科室、全局党员干部在党组领导下干事创业积极性,在推动业务工作中增强本领、锤炼党性,在党性进步中履职尽责、担当作为,锻造“工信铁军”,促进党建与业务螺旋上升,为“产业强省”和“工业强市”贡献力量。(玉溪日报记者 李冉 通讯员 周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