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社会聚焦
烟叶收购均价、上等烟比例、烟农交售收入等实现增长
全市烤烟生产工作亮点频现 实现五大增长
2021-11-23 09:56:16

“今年的栽烟收入是近几年来最好的一年,我家栽了60多亩烤烟,平均每亩收入5000元左右。”峨山县小街街道雨来救村委会烟农李红卫说。

10月19日,全市烟叶收购工作圆满收官。与2020年相比,烤烟生产实现五大增长,即烟叶收购均价、上等烟比例、户均交售收入、烟农交售收入和上缴烟叶税均增长。

全市烤烟生产工作为何能交出如此优异的答卷?盘点我市烤烟生产工作,今年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和省、市烤烟生产工作有关会议精神,持续深化“玉溪之变”,在打造玉溪烟草产业升级版方面持续发力,努力建好最优“第一车间”,烤烟生产工作喜报频传,取得的成绩可圈可点。

克服三大困难 稳步推进烤烟生产丰收

今年,全市烤烟生产工作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

5

峨山小街烟叶工作站严把烟叶收购关。

峨山县烟草产业服务中心副主任谢光华介绍:“1月至5月底,峨山县旱情非常严重,全县共组织县、乡、村党员干部1500余人次参加烤烟抗旱移栽保苗工作,群众更是一车车拉水、一挑挑担水抗旱移栽保苗。”

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全市各级各部门狠抓落实,克服三大困难,稳步推进烤烟生产夺丰收。一是在种烟比较效益优势明显下降形势下,各县(市、区)通过一系列措施稳定巩固核心烟区;二是在烟区青壮年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大量转移,种烟户数锐减和烟农队伍年龄结构老化的形势下,通过流转土地、培育种植大户等举措,稳定种烟面积,通过落实科技措施和抓实田间管理,保障烟叶产量和提升烟叶质量;三是在烟区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情况下,加强烟田基础设施、烟水工程和烤房建设,为全市烤烟生产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全市烤烟生产实现五个增长:一是烟叶收购均价增长,烟叶收购均价达每公斤31.6元,较去年每公斤增加2.2元,增7.6%;二是上等烟比例增长,上等烟比例72.4%,较去年增长2.2个百分点;三是户均交售收入增长,户均种烟收入4.3万元,与去年相比,户均交售收入增加0.6万元,增15.7%;四是烟农交售收入增长,烟农交售收入24.2亿元,较去年增加1.7亿元,增7.6%;五是上缴烟叶税增长,全市烟叶税5.3亿元,较去年增加0.4亿元,增7.7%。

建好“第一车间” 呈现六大亮点

今年,我市把烤烟生产工作作为重中之重,通过查品种、核面积、强科技、抓中耕等举措,抓好做优“第一车间”,推进烤烟生产稳规模、优布局、提质量,确保“好田种好烟,好烟送红塔”,重塑烟草辉煌,做好烤烟生产提质增效和促农增收这篇大文章,烤烟生产及烟叶收购工作呈现六大亮点。

大抓烟草工作氛围浓。全市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各负其责,协同推进,对烤烟生产工作的重视支持精准到位,把行政、经济、管理、技术的各项措施研究、部署、推进落到实处,形成了全市各级各部门大抓烟草工作的氛围。

移栽节令把握准,移栽工作有三大变化。一是组织领导变强,抓烟氛围变浓;二是移栽进度变快,集中程度变高;三是烟农队伍、种烟面积趋向稳定。今年,全市坚持抗旱移栽,适时早栽,各县(市、区)积极应对主动作为,4月20日全面开始移栽,5月14日圆满完成移栽任务,移栽结束时间较常年提前7天,较全省提前1天。其中,谷雨节令集中移栽面积占比77.7%,较全省占比69.6%高8.1%,打牢了大田生产基础。

培育烤烟种植大户,稳住全市烤烟种植大盘面积。各级各部门直面“稳产业”主要矛盾,统一思想行动,联动综合施策,计划种植面积56.7万亩,落实实栽面积62.7万亩,20亩以上种烟户5368户,比2020年增1444户,烤烟种植计划、合同向种烟大户和新型种植主体集中倾斜。

强化中耕管理,烤烟长势好于往年。向“第一车间”要质量要效益,栽后管理及时跟进,完成揭膜培土11.9万亩,累计开展波尔多液统防132.2万亩、无人机飞防12.1万亩及防雹作业210余次,全市烟株整体长势呈现近年来最好水平。

0

新平县古城街道他拉社区扒芝哩居民小组烤烟丰收,烟农喜笑颜开采收烟叶。

    抓实成熟采烤,从烘烤环节推进烤烟生产提质增效。全市加强对烟叶烘烤工作的组织管理,新建峨山小街龙马槽全市烘烤培训基地,分级、分批对全市烘烤辅导员队伍进行全覆盖实操培训。全市卧式密集烤房开烤使用21565座,其中用于烟叶商品化烘烤的达7138座,占全市卧式密集烤房数量的33.1%。由于卧式密集烤房大量使用和实施烟叶商品化烘烤,全市黄烟率大幅提升,上等烟比例达72.4%,较去年增长2.2个百分点。

抓实烟叶收购预检工作。我市在烟叶收购方面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澄江实行诚信栽烟、诚信交烟,开辟“绿色通道”,部分烟叶直调红塔。各县(市、区)不断完善工作制度,优化服务流程,建强预检队伍,抓实预检收购烟叶工作,按7天一轮次,以村组为单位组织入户预检,约时、定点、定量交售,全市烟叶收购工作井然有序,呈现出组织强责任实、预检实进度稳、等级纯质量升、收调顺秩序好和后劲强底气足五大特点。

高位谋划 打造烟草产业升级版

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市各级各部门压实主体责任,将稳扎稳打的工作基调贯穿于烤烟生产全过程,出台一系列巩固提升烟叶生产发展的政策措施,做强“第一车间”,为打造玉溪烟草产业升级版持续发力。

打造全国烟草最优“第一车间”。江川区烟草产业服务中心主任李江华告诉记者:“江川区以质量为核心,真抓实干守住烟叶质量‘108分’高地,不断完善政策保障,在烟叶生产组织模式和管理创新上下功夫,在烟草产业与‘湖泊革命’和乡村振兴融合发展上下功夫,落实中耕管理各项科技措施,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烤烟生产全过程,不断推动烤烟生产高质量发展,打造规模化、标准化、智慧化的全国烟草最优‘第一车间’。”

为发挥优质烟田对优质原料的基础保障作用,全市从稳面积、稳质量、稳烟农三方面入手,打造全国烟草最优“第一车间”,做好基础性工作。适时启动明年烤烟种植规划,以“三湖”流域10万亩土地集中流转、5万亩烤烟轮作种植为引领,稳定恢复核心烟区面积,积极培育适度规模种植主体,着力打造新型职业烟农队伍,助力烟农增收和乡村振兴。

推动烤烟生产全产业链数字化进程。积极建设“数字烟田”,认真做好133.8万亩烟区规划地块信息采集协调推进工作。推进“数字雪茄”管控平台建设,构建质量分析模型,完善“数字雪茄”技术全息数据库建设,积极做新型烟草的开拓者和引领者,在发展新型烟草上有了新突破。

加强核心烟区基础设施建设,为全市烤烟生产行稳致远奠定基础。我市积极协调烟草工商企业加大资金投入,实施好《玉溪市“十四五”烟区基础设施规划》项目,推进高标准基本烟田建设,探索新能源烤房的实验、示范和应用推广。大力推进烟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建设高标准优质核心烟区,改善烟区生产生活条件,提高烟区综合生产能力。预提报2022年度烟基规划项目4766件,受益面积9.3万亩,省内烟草商业企业补贴1.36亿元。目前已完成2020年10个项目区烟水项目验收,继续推进元江陆家店、华宁小箐、峨山新街河、澄江小冲4个烟草援建重点水源工程项目建设,2021年完成主体工程建设任务,年度完成投资8000万元。

网站所属:玉溪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单位地址:玉溪市红塔区抚仙路86号高新科技大楼A1301室
域名:http://www.yxshkxj.cn | Email:yxsklkyb@163.com | 电话:0877-2033863
滇ICP备17008377号-1滇公网安备 53040202000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