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社会聚焦
未成年人司法项目:让孩子的跑偏人生重回正轨
2021-11-01 09:39:11

30

美编 王强/图

核心阅读

近年来,红塔区未成年人司法项目办公室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加大协调力度,始终坚持以“教育、感化、挽救”为方针,以“见到人、谈上话、交上心、促转变”为目标,切实加强对触法未成年人的跟进帮教工作,努力将办案机关从司法程序和实体法律的处罚中分流出来的触法未成年人教育矫治好,让他们在正常的环境中,接受家庭、学校、社区的教育感化和挽救,尽快悔过自新,重塑生活信心,回归正道,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  玉溪日报全媒体记者  汤思琪

“感谢你们的耐心开导和帮教,让孩子感受到社会没有放弃他,重新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回到正轨。”凡凡(化名)母亲欣慰地说。凡凡是附条件不起诉的一名触法未成年人,红塔区未成年人司法项目办公室(以下简称“红塔区项目办”)通过对其成长经历、家庭情况、犯罪原因等进行调查后发现,曾经的凡凡成绩优异,积极向上。为了让凡凡重回正道,红塔区项目办、基层合适成年人多次对其进行心理疏导、情感关怀、行为矫治,最终使一度丧失信心的凡凡鼓起勇气回归校园,通过努力还考取了大学。

跟进帮教让跑偏的人生回到正轨

跟进帮教工作是未成年人司法项目的核心和主要任务之一。2014年以来,红塔区项目办将工作不断扩展与延伸,先后将公安教育释放和检察院附条件不起诉的触法未成年人纳入帮教范围,这在全省司法项目工作中是首创。红塔区相继出台《红塔区司法分流触法未成年人跟进帮教工作实施管理办法》《玉溪市红塔区关于对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考察帮教实施办法》等文件,不断调整充实并系统规范跟进帮教工作的指导思想、目的意义、方法措施等,强化了制度保障。同时,红塔区项目办深入乡(街道)、村(社区)和学校开展项目工作培训。2016年以来,全区11个乡(街道)、105个村(社区)、88所区属学校均成立了司法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党委领导,政法主管,项目办主抓,成员单位配合,基层实施”的项目工作机制,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参与支持做好未成年人司法项目工作的良好氛围,红塔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人数明显减少。

“面对不同的触法未成年人,既要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过错,又要紧紧抓住他们的成长环境、心理特征,和他们交朋友。”据红塔区关工委分管未成年人司法项目的负责人介绍,经过多年的帮教工作,他们总结出“三部曲、四克服、四争做”,通过与帮教对象讲道理、树标杆、立德行,真心接纳,真情感化,让迷路的孩子能够正确审视自我、检讨自我、修正自我,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避免重新触法,顺利回归社会。从2014年至今,红塔区项目办共组织参与询问维权2262人次,调查提出建议分流33人,跟踪帮教258人,帮教改好率达97.8%。

办好家长学校为孩子遵纪作表率

红塔区项目办在工作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触法未成年人是在监护缺失的家庭环境下长大,家长不良的价值观与个人行为对孩子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针对此种情况,红塔区项目办始终将重预防、强教育作为未成年人司法项目工作的重要任务来抓,把教育对象延伸至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父母),通过创办村(社区)家长学校,规范、系统地教育和引导家长转变教育理念和方法,通过树立自身良好形象,营造良好家风,培育良好家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2014年至2020年,已创办家长学校186期,培训家长3.9万余人。同时,红塔区项目办还通过村(社区)家长学校加大对家长的法治教育力度,使有关法律法规真正进村(社区)、进家庭,落实家长一言一行,提高家长敬法、学法、用法意识和能力,为孩子遵纪作表率。

下一步,红塔区项目办将继续探索拓展工作内容,拟将公安机关报捕而检察机关未批捕的触法未成年人、人民法院裁定“免予刑事处罚”后无人管理的触法未成年人纳入跟踪帮教范围,最大限度减少和预防触法未成年人再次触法,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同时,加大对受害未成年人的保护与关爱力度。

网站所属:玉溪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单位地址:玉溪市红塔区抚仙路86号高新科技大楼A1301室
域名:http://www.yxshkxj.cn | Email:yxsklkyb@163.com | 电话:0877-2033863
滇ICP备17008377号-1滇公网安备 53040202000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