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社会聚焦
华宁柑橘如何破茧成蝶(上篇):柑橘销售价格遇冷开局不利的背后
2021-10-12 09:58:41

“请了三个工,算上我一共四人,摘了一天总共卖得846元,除去每人每天300元的工价,不但没赚到钱,反倒贴了钱。”在华宁县华溪镇独家村,橘农杨宗卫向记者讲述了前不久柑橘市场价格低迷时他的遭遇。说起今年的柑橘市场,华宁的橘农们皆叫苦不迭,价格最低时仅一块一公斤,往年特早熟柑橘上市时的价格优势在今年开局遭遇有史以来最强滑铁卢。

20211011_215956_036

在华溪,柑橘成熟的季节,路边有不少采果、分拣的橘农。

  近年来,华宁县柑橘产业得到快速发展,迎来发展的鼎盛期,柑橘种植区域不断扩大,橘农户均收入大幅增加,柑橘产业已成为华宁县乡村振兴和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然而,随着产业的发展壮大,各种问题和短板也随之而生,且日趋突出,加之多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今年柑橘销售开局便给橘农带来重大挫伤。

  今年柑橘明明迎来了丰收,但是橘农们的脸上却难见喜色,无论盘溪还是华溪,无论是种植规模较小的橘农还是成规模的种植大户,“柑橘难卖”成了他们今年的共同感受。纵观华宁柑橘,经历了40余年的发展,柑橘产业从种植端到市场端都已相对成熟,今年缘何开局不利?

  悠久的种植历史

  华宁早在明朝弘治年间就有柑橘种植,20世纪30年代,在华溪、盘溪一带曾出现小片商业性生产,50年代末到70年代,县供销社从湖南、浙江分别引进冰糖橙和温州蜜柑苗木到县内盘溪、华溪、青龙部分地方种植,由于种植技术缺乏,柑橘产业未能发展壮大。1980年,华宁县建立牛山柑桔实验场,1987年建立玉溪市柑桔科学研究所,积极引进柑橘新品种、培养柑橘专业技术人才,开展品种栽培、技术研究与试验示范,此后柑橘产业逐步发展,从基地带动、规模化种植、标准化建设等逐步扩散到一家一户。

  1990年建立新村柑桔有限责任公司,1996年建立华宁县农业局亚热带水果示范园,为全县柑橘标准化建设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这一时期,特早熟温州蜜柑推广示范成功,且销售渠道逐步畅通,牛山柑桔实验场和原玉溪市柑桔科学研究所引进并种植示范1000余亩,其成熟期提早了20余天,8月上旬基本成熟,且产量高,一般亩产达到4吨,种植柑橘效益比较高,刺激了柑橘的发展。2005年以来,华宁县每年以种植0.8万亩的速度发展,从此柑橘产业步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目前,华宁县有三镇一乡38个村(社区)、296个村(居)民小组、14132户农户种植柑橘,主要品种有特早熟宫本、大浦和早熟兴津,占总面积的95%;优质冰糖橙、椪柑占5%。全县有无病毒苗木繁育基地3个,市级以上柑橘龙头企业6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家),经注册登记从事柑橘种植经营的个体经营户1536家,柑橘分选厂101家,备案的柑橘专业合作社33个,家庭农场33个,柑橘商会1个,建成50亩以上基地(大户)+合作社+家庭农场面积8.46万亩,占柑橘种植面积的61.3%。2020年,华宁县柑橘种植面积13.86万亩,产量28.83万吨,产值10.52亿元,橘农户均收入7.44万元。面积、产量、产值分别占全县水果的86.01%、94.74%、94.11%,占全市柑橘的38.57%、49.49%、37.23%,在全省排名第2位、第1位、第1位,柑橘产业农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35.03%。

20211011_215956_037

柑橘成熟时节,采摘柑橘需要大量用工。

  每年柑橘成熟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经销商2000余人集聚华宁,吸引周边建水、新平、元江、易门、文山等地30余万吨柑橘到华宁销售,加上华宁本地生产的30余万吨柑橘,全年约有60余万吨柑橘经华宁交易市场销往全国。同时,吸引元阳、建水、华宁宁州等地1万余名农民到盘溪、华溪采摘柑橘,柑橘采果费约1.25亿元。带动本地住宿、餐饮等服务业营业收入6000余万元,带动分选、包装等初加工行业蓬勃发展。据统计,全县101家分选厂,实现短期分选包装就业人员1.5万余人,实现分选劳务费约1.5亿元。带动包装用品、生产资料、货运物流等行业收入月约16亿元。

  而今,华宁柑橘从规模实力、技术创新、品牌建设等方面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优势明显,已成为云南省特早熟柑橘生产、加工、销售的重要聚集区和集散地。

  开局遭遇果贱伤农

  秋收时节,华溪镇漫山遍野的柑橘挂满枝头,果香四溢。采摘、分拣、装箱、运送……四处可见橘农们忙碌的身影,呈现出一派丰收景象。

  “种了这么多年的柑橘,今年是价格最低的一年,也是我们最难的一年。”9月14日,在华宁县华溪镇华溪社区,白宝珍和工人们正在基地旁分拣刚采摘的柑橘,她通过土地流转种植了100亩,看着眼前丰收的果实,她却高兴不起来,“价格一直上不去,虽然前久涨起来一些,但这两天又下跌了,现在卖到三块多一公斤。”白宝珍告诉记者。

  在华溪镇独家村,橘农张王丽将采摘来的柑橘运到自己小卖部门前的空地进行分拣,已是傍晚时分,刚放下饭碗,她便继续投入忙碌中,这些柑橘将在第二天寻找买家。“今年真的太难了!价格卖不上去,越是忙着采摘工价越高,最高的时候一天要330元,我们连本都苦不回来。”见到记者,不等记者开口,张王丽便开始诉起苦来,“往年我们的特早熟柑橘上市的时候,可以卖到八九块一公斤,今年一半价都没卖到,进入8月有段时间直接卖不出去。”

  同村的橘农张汝林也有同样的感受,说起今年的柑橘,直呼艰难。“前段时间橘子真的很难卖,直接没有人来收,只要有人买,给钱就卖。”张汝林向记者讲述了今年橘农的至暗时刻,“有的果农实在卖不出去,最后只能倒掉。”

  在华溪镇华溪社区,通往柑橘种植山地的山路崎岖,但崎岖不能阻挡收获季的热闹,沿途有不少采果分果的果农,每每见到记者,都不免要说上一句,今年太难了。种植面积不大的果农遭受销售开局不利的打击,上规模的企业也同样受挫。

  在华宁惠丰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分果厂,工人们正在对柑橘进行分拣、包装,外地客商云集,运果货车往来不断。“今年柑橘产量比去年同期高,但价格却比去年低。”公司总经理张呈学告诉记者。张呈学有3120亩柑橘种植基地,算是当地的大户,说起今年的柑橘,他的感受也是开局不利,价格优势没体现,柑橘种植基本没赚到钱。

  “今年我们的产量是增,特早熟增量接近1000吨,普通早熟现在大量上市,现在采收1000余吨,看趋势也是增的,但是增产不增收。特早熟的均价是每公斤1.75元,而去年均价是每公斤3.1元,今年在产值上严重缩水。单价曾一度断崖式的下降,只要一给价格就卖,这对华宁柑橘产业的发展影响很大。”华宁县新村柑桔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吴少荣说。

  据相关部门统计数据显示:今年的柑橘销量在9月10日前与去年同期相比增33808吨,去年因气候原因,柑橘推迟成熟20天左右,销售推迟15天左右,平均每公斤销售价格2.98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平均每公斤低2.04元,销售收入达2.32亿元。销售以来的日平均销售量为2785吨,与计划日平均销售量(全县31.3万吨柑橘,计划80天左右销售完毕,日平均销售量应达到3900至4000吨)相差1115至1215吨。

  外部因素致市场遇冷

  由于华宁独特的气候条件,使得华宁柑橘果品比国内其他柑橘主产区提早成熟上市40至60天。“优质、早熟”已成为华宁柑橘的独特名片。经过40余年的发展,华宁柑橘已经形成成熟的销售市场,主要集中在陕西、安徽、浙江、北京、贵州、河南、湖南、湖北、吉林、辽宁、重庆等省市,今年销售市场与往年基本吻合,省内外的客商进驻华宁1238人,与去年相比基本持平,没有出现明显减少的现象。

  然而,今年华宁柑橘销售高峰期恰巧碰上一些地区疫情防控形势紧张,开局便遭遇不利。据华宁县柑桔科学研究所所长李冬云分析,首先,新冠肺炎疫情是柑橘销售价低、量小的“罪魁祸首”,由于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流行较早,与华宁柑橘销售期高度重叠,省外市场一度出现因疫情而导致的封城、堵路、关闭水果批发市场等情况。其次,部分居民小区因疫情原因,被限制出入,使外出逛街、购物活动变少,影响了华宁柑橘的销售。

  “8月初疫情防控形势紧张,给柑橘销售带来了不利因素,价格也受到了影响,大概持续了半个月。”来自西安的客商翟千次说。

  “此外,省外多地暴雨淹城毁路,客商发货市场丢失及产品运输受阻,只能放弃果子收购返回家乡参与抢险救灾。”李冬云说,“加之部分客商对疫情的发展趋势不明朗,致使多数客商持观望、等待的态度,不敢大量收购柑橘,致使柑橘销售量、价格迟迟不能创新高。”

  疫情防控一方面影响了柑橘在国内的销售市场,一方面也让出口市场受挫。李冬云告诉记者,目前,出口俄罗斯方向的满洲里、霍尔果斯口岸依然关闭,通过上述两个口岸出口的水果经销商由往年的15至20家减少到现在的一家在苦苦支撑,边境贸易的乏力也使华宁柑橘销售量、价格迟迟不能回暖。

  “另外,今年自柑橘销售以来雨水偏多,让华宁柑橘‘雪上加霜’。连续阴雨天气,一方面导致果实转色变慢,无法积累大量糖分,精品果减少;另一方面成熟的果子得不到及时采摘,部分果子出现返青、泡果浮皮、枯水等品质下降的情况。此外,运输腐烂率偏高也影响了走货量及销售价格。”李冬云说。

  自身短板日趋突显

  然而,无论是疫情原因还是自然气候的因素,这些都是导致华宁柑橘开局不利的外因,那么,随着华宁柑橘产业的发展壮大,是否有其自身的问题和短板?

  李冬云告诉记者,近年来,随着国内柑橘产业的不断发展,全国柑橘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产量大幅增加,云南柑橘产量从2019年的全国12位上升到第10位,而华宁柑橘产量较往年也有所增加,全县柑橘总面积13.86万亩,挂果树面积约11.78万亩,较2020年增加0.98万亩。预测今年总产量31.31万吨,比2020年增加2.47万余吨。

  “产量激增使市场供大于求,这也是导致华宁柑橘开局不利的一个因素。”李冬云说,此外,华宁周边县(区)的产量也不同程度增加,初步估算华宁及周边县(区)2021年柑橘产量高达84万吨左右,除本县的30万吨左右外,大约还有周边县(区)30万吨左右通过盘溪、华溪市场销售,由于产量的增加,供大于求,给市场销售造成不小压力。

  华宁柑橘的最大优势是“早”,在每年7月20日到10月20日集中上市,现在橘农选择的品种80%都集中在7月20日至9月10日内成熟上市,势必会相对过剩,从而加剧了销售难度,华宁柑橘早熟的优势正在逐渐丧失。

  “我觉得最主要的还是柑橘的口感没跟上,品质不好消费者自然不买账,价格也就上不去。”张呈学分析说。而对于张呈学的看法,外地的客商也表示赞同,“其实品质问题是影响价格的主要因素,早期上市的果子口感偏酸,口感不好自然不好卖。”来自湖北的客商陈明进说。

  “今年量虽然大,但是没有出现滞销,去年高峰期每日销售7000余吨,而今年达到9000余吨,但价格上不去,而价格上不去的关键原因还是果品总的质量不高,品质好的依然可以卖到五六元,不好的就是一块多。”李冬云说,农户分散经营,技术标准难统一,管理投入成本差距大,导致果品质量参差不齐,真正能参与市场竞争的优质果品不多,能参与品牌运作的高品质果品数量较少。此外,品牌培育运营宣传力度不够,柑橘品牌数量杂散,品牌效应不强,品牌附加值不高,品牌影响力弱。

  近年来,伴随着柑橘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果品质量出现参差不齐的情况,而今华宁的柑橘种植海拔从1100到1800不等。“一般情况下,低海拔地区种出来的柑橘口感甜度好,但是外观不好看,而高海拔地区种出来的柑橘外观很好看,卖相好,但是口感不行。”李冬云告诉记者,此外,随着市场价格的浮动,不少地区存在抢青采摘,抢青也是影响果品品质的因素之一。


柑橘的采摘也是一项技术活。

  每年柑橘上市的时候,华溪镇都异常热闹,前来这里务工的外地人员聚集于此,采摘、搬运、分果等环节都需要工人参与,繁杂凌乱的用工市场而今也成了华宁柑橘产业发展面临的一个问题。“在柑橘上市季节来我们这打工的几乎都是外地人,他们没有受过专业的培训,不懂得相关技术,不专业的工人在柑橘的采摘、运送、分拣过程中会给果子带来不同程度的伤害,而每年这个时候又需要大量用工,不专业、工价高,但还很抢手,所以用工也是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张呈学告诉记者。

  无论是外部带来的不利因素,还是自身发展中暴露出来的短板,发展可能要经历一段时间的“阵痛期”,痛定思痛之后,方能破茧成蝶。(玉溪日报全媒体记者  熊长青  马兰)

  短  评

  华宁柑橘宜乘势补齐短板

  □  昕迪

  华宁是全国早熟特早熟柑橘优势区,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规模种植以来,柑橘在华宁生根结果、发展壮大,现已成为有规模、有品牌、有效益的大产业。数十载的积淀,华宁柑橘呈现出产业发展程度高、绿色发展基础好、融合发展势头旺、品牌建设基础牢、产品市场销路广、示范带动效果佳等优势。无论在脱贫攻坚时期还是乡村振兴阶段,柑橘都是推动全县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一直被华宁当作强县富民的支柱产业来培植。

  从规模发展之初,华宁县的柑橘生产模式就以家庭农场为主导,家家户户都栽种,意味着总体规模大,但生产发展不平衡。农户分散经营,技术标准难统一,管理投入成本差距大,导致果品质量参差不齐,真正能参与市场竞争的优质果品不多,能参与品牌运作的高品质果品数量较少。

  当然分散经营也有其优势,例如近两年碰上市场大幅下滑,分散经营的抗风险能力就突显出来。对于农户来说,这一两年收益不太好,他们仍然有底气坚持下去,以待来年。而对于规模较大的种植企业而言,市场一旦低迷就容易造成重创,使得企业资金困难,难以长期支撑下去。

  不难看出,家庭农场式分散经营,虽然未让华宁的柑橘产业势头迅猛,却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平稳和长远发展。那么,从县情出发,华宁柑橘该如何补齐短板,乘势而上?

  “品质好的果子,价格高却依然供不应求。”近两年的销售行情反映出,果子品质是柑橘抢占市场的核心要素。为了保证优良品质,橘农要加强栽培管理,保证果品质量,增加绿色优质产品供应,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同时,要加强病虫害管理,增加商品挂果率。

  栽出好果子,还需借助销售巧力卖得好价钱。要树立“眼盯市场,耳听市场,脚跟市场”的思想,根据市场、疫情及天气变化情况,实时调整销售策略及价格预期,应采尽采,应销尽销,既不低价盲目倾销,也不高价待沽惜售。

  打造全国特早熟优质柑橘产业基地,华宁县要加快集运加工中心和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打造区域性特早熟柑橘交易集散中心,推动柑橘产业提质增效。加快柑橘产业适度组织化、规模化、品牌化、信息化经营,构建布局合理、技术规范、优质安全、营销完善、品牌凸显的华宁柑橘产业体系。

网站所属:玉溪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单位地址:玉溪市红塔区抚仙路86号高新科技大楼A1301室
域名:http://www.yxshkxj.cn | Email:yxsklkyb@163.com | 电话:0877-2033863
滇ICP备17008377号-1滇公网安备 53040202000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