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挖掘优质“芽变”基因 研发柑橘“芯片”
——玉溪利用生物多样性提升柑橘产业竞争力综述
□ 玉溪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佳
近年来,在市场拉动、政策引导、品牌带动和效益驱动下,全市柑橘产业迅猛发展,截至2021年8月底,全市柑橘种植面积达35.52万亩。目前,我市柑橘产业已形成华宁和新平两个优势区域,品种结构不断优化,柑橘产业已成为我市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亮丽名片。
但也要看到,受市场影响,柑橘品种的更新换代很快,柑橘产业的“芯片”——种子(种苗)仍然是短板。为提升柑橘产业竞争力,从2017年至今,我市积极利用生物多样性大力挖掘不同柑橘品种的优质“芽变”基因,研发自己的柑橘“芯片”,并在华宁县和新平县专门举办柑橘“芽变”选种技能大赛,挖掘优质“芽变”基因,持续孵化适应性强、有地方特色的柑橘新品种。
种子就像火车头
种子就像火车头,种子就是农业的“芯片”。“玉溪作为云南省的柑橘种植大州(市),只有下大力挖掘不同柑橘品种的优质‘芽变’基因,研发自己的柑橘‘芯片’,参与到农业‘卡脖子’课题研发中,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筑牢自己的发展根基。”玉溪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杨云光告诉记者。
玉溪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科科长张志军也认为:玉溪柑橘产业要健康持续发展,一定要对“芽变”选种高度重视。从市场销售看,在同质化竞争日趋严重的今天,我们需要拥有自己的自主知识产权品种。从产业发展看,拥有自己的优质品种,是提高柑橘产业抗风险能力的保障。从栽培历史看,优质品种为我市抢占市场赢得先机。
实践证明,早熟柑橘在市场上独占鳌头,便是我市利用生物多样性在柑橘品种选择上取得成功的例证。据了解,我市柑橘栽培缘起清代华宁县禄丰村,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到20世纪80年代,华宁县牛山柑橘实验场和新村柑橘场等试验示范获得成功,华宁柑橘种植规模逐年扩大。2011年,《中国名、特、优柑橘大全》将我市低热河谷地带列为我国柑橘种植最适宜的特色区域,玉溪柑橘迎来产业发展春天。
20世纪,我市引进定植冰糖橙、汤姆逊脐橙、纽荷尔脐橙、宫本、大浦、宫川、兴津、椪柑新生系3号等柑橘品种,利用生物多样性经过多年试验筛选,最后确定华宁县以温州蜜柑系列为主、新平县以冰糖橙系列为主的产业格局。
面对柑橘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我市柑橘产业取得成功的一大因素,就是充分利用气候土壤等优势,在“早”字上下功夫,以“早”为先,选育优质品种,使我市生产的特早熟、早熟温州蜜柑比国内其他产区提早40天至50天成熟上市。在此基础上,我市还加大力度培育出成熟更早的品种,始终保持成熟上市早和销售价格好的优势,做好“种子就是火车头”这篇文章。
重视“芽变”选种 提升柑橘产业竞争力
虽然我市柑橘产业蓬勃发展,但是产业“疾患”不容忽视,充分发掘柑橘“芽变”资源,筛选优质“芽变”基因,培育玉溪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迫在眉睫。
基于品种的重要性,2017年、2018年、2019年,我市分别在新平县、华宁县举办了3届玉溪市柑橘“芽变”选种技能大赛。每届柑橘“芽变”选种技能大赛都有上百个柑橘样品参赛,通过选送柑橘样品的外观和内在品质等“芽变”优秀基因比拼,挖掘、发现和筛选出优质“芽变”植株,将优良性状稳定和具有发展前景的品种进一步观察试验,最终通过认定,培育成具有玉溪自主知识产权的地方品种,从而提高玉溪柑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我市广泛宣传动员柑橘种植企业和种植户,利用生物多样性积极发现新的优秀“芽变”品种。新平县者竜乡春元村委会马场小组朱芳告诉记者,他家种了20亩冰糖橙,从2017年开始,就在新平县经济作物工作站指导下,做“芽变”选种工作。
“近年来,新平县每年都要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橘研究所引进5个左右的柑橘新品种,已累计引进27个柑橘新品种,县经作站一直对稳定的优秀柑橘‘芽变’品种进行跟踪调查和品种繁育。目前,已初步确定了一个选育出来的优秀‘芽变’品种报省种子站备案登记。”新平县经济作物工作站站长普金安说。
同时,我市充分利用生物多样性资源,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2007年,国家级早熟柑橘试验站建在华宁牛山;2016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橘研究所滇南热区现代柑橘试验站”在新平成立;2017年,云南省水果产业技术体系玉溪试验站又落户华宁。近年来,通过与上述试验站合作,全市对柑橘“芽变”选种研发有了新进展,截至目前,全市已储备4个柑橘“芽变”选育品种,培育出2个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申请登记。
把握柑橘产业发展主动权
在生物多样性和品种多样性的市场条件下,谁控制了种子,谁就把握了农业发展主动权。随着消费升级和市场需求变化,我国柑橘生产已由过去的数量规模型和粗放式发展转变为质量效益型和精细化发展。具有高糖、低酸、无核、早晚熟、耐贮运、货架期长、外观美、丰产稳产、不裂果等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成为市场宠儿。
过去30年, 我市曾引进7类65个品种,利用生物多样性先后开展了柑橘品种比较试验、柑橘品种展示、柑橘良种及优良砧木的筛选等研究工作,筛选出适宜我市栽种的早熟种温州蜜柑宫本、大浦、宫川、兴津,中熟种新会橙、改良橙、锦橙、哈母林、脐橙、邓耳桔、大红袍红桔,晚熟种皱皮柑等,并进行大面积推广种植。
目前,温州蜜柑类品种占全市柑橘总面积的37.5%,冰糖橙、脐橙等橙类品种占35.5%,沃柑、茂谷柑、椪柑等杂柑类及其他品种占27%。其中,温州蜜柑比国内其他产区早成熟40天至50天,冰糖橙早成熟10天至20天。温州蜜柑和冰糖橙作为我市目前柑橘品系的两大当家“花旦”,在促进柑橘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年来,我市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大品种选育力度,在做好品种储备工作上下功夫,不断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新品种,通过挖掘优质“芽变”基因加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地方品种的选育,从而保持了我市柑橘在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